姓 名 | 许晶晶 | 性 别 | 女 | ||||
民 族 | 汉族 | 籍 贯 | 湖北省丹江口市 | ||||
出生年月 | 1978. 6 | 政治面貌 | 中共党员 | ||||
最高学历 | 博士 | 最高学位 | 博士 | ||||
现任职务 | 无 | 技术职称 | 教授 | ||||
通讯地址 | 常州市金坛区河海大道1915号56号楼416办公室 | ||||||
电 话 | 18625263613 | 20241052@hhu.edu.cn | |||||
个人简介: 许晶晶,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7月毕业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11月-2010年12月,在德国Muenster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7月-2024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项目研究员。2024年9月-至今,河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以来一致致力储能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省部级和企业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具有丰富的包括国家重点研发战略性创新合作项目、中科院先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等项目的申请、研究和管理经验。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包括材料类国际有影响力的期刊Nat.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Adv. Energy. Mater.、Adv. Funct. Mater.、ACS Nano、Nano Energy等,他引次数3000余次,H因子22。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授权国家专利9项。担任多个国际知名期刊如J. Am. Chem. Soc.、Adv. Energy. Mater.、Adv. Funct. Mater.、Small、ACS Nano、Nano Energy、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ACS Sustainable Chem. Eng.、Energy Storage Mater.、J. Energy Chem.等的审稿人,并多次受邀在储能材料相关的国内外会议做电解液、固态电解质相关的学术报告。
主要研究方向: (1)安全/宽温电解液及电解液/电极界面调控研究; (2)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与固态电池研究; (3)锂(钠)硫电池研究。
学术、社会兼职:无 主持科研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合作创新”重点专项2022年度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不设课题类)(2022YFE0207300),耐高温长寿命高安全锂电池研究,800万,2022年11月-2025年11月,任务负责人(160万)。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2179142),聚离子液体固态电解质结构单元的功能化设计与性能调控,60万,2022年1月-2025年12月,主持。 3. 企业横向项目:锂离子电池通过极片固态化提升循环性能的相关技术开发(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220万,2022年10月-2024年12月,主持。 4. 企业横向项目:锂电池失效分析和宽温电解液研究(北京力泽互联科技有限公司),150万,2020年6月-2023年6月,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富锂层状正极材料薄膜电极/电解液本征界面特性的研究(21503265),25万,2015年1月-2018年12月,主持。 6.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回国科研启动经费:高容量锂电池用富锂正极材料的研究,3万,2013年7月-2015年6月,主持。 7.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纳米尺寸富锂层状正极材料的制备及电极/电解液界面改性的研究(BK20130353),20万,2013年7月-2016年6月,主持。 8. 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构筑高电压下稳定的正极SEI膜的研究(应用研究类)(ZXG201419),10万,2014年7月-2016年6月,主持。 9. 国家重点研发新能源汽车专项子课题“500Wh/kg 锂硫电池”(2016YFB0100102),550万,2016年7月-2020年12月,项目研究骨干。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2075314): 锂金属电池安全电解液的研究及负极界面钝化膜调控,63万,2021年1月-2024年12月,项目研究骨干。 11. 企业横向项目:锂硫动力电池组研究与开发(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110万,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项目研究骨干。 12. 长寿命高比能锂硫电池的研发(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50万,2021年1月-2022年12月,项目研究骨干。
获奖: 2018年“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科技副总;
指导学生: 曹 源
著作: 无
代表性论文: 1. S.W. Lu#, Y. Liu#, J.J. Xu*, S.X. Weng, J.Y. Xue, L.W. Liu, Z.C. Wang, C. Qian, G.C. Sun, Y.W. Gao,Q.Y. Dong, H. Li, X.D. Wu*, Rational design towards recyclable micron-sized Na2S cathode with self-refinement mechanism, Nat. Commun.2024, 15, 9995. 2.S.X. Weng, Y. Liu, S.W. Lu, J.J. Xu*, J.Y. Xue, H.F. Tu, Z.C. Wang, L.W. Liu, Y.W. Gao, G.C. Sun, H. Li, X.D. Wu*, Unraveling the Multifunctional Mechanism of Fluoroethylene Carbonate in Enhancing High-Performance Room-Temperature Sodium-Sulfur Batteries, Angew. Chem. Int. Ed.2024, e202421602. 3. H.F. Tu#, Z.C. Wang#, J.Y. Xue, Z.Y. Tang, Y. Liu, X.F. Liu, L.W. Liu, S.W. Lu, S.X. Weng, Y.W. Gao, G.C. Sun, Z. Liu, K.Y. Peng, X. Zhang, D.J. Li, G.Y. Wu, M.N. Liu, J.C. Hu, H. Li, J.J. Xu*, and Xiaodong Wu*, Regulating Non-Equilibrium Solvation Structure in Locally Concentrated Ionic Liquid Electrolytes for Wide-Temperature and High-Voltag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Angew. Chem. Int. Ed.2024, e202412896. 4. Y. Liu#, SW. Lu#, S.X. Weng, J.J. Xu*, H.F. Tu, Z.C. Wang, J.Y. Xue, L.W. Liu, F.R. Zhang, G.C. Sun, Y.W. Gao, C. Qian, Z. Liu, H. Li, X.D. Wu*, Interphase-Regulated Room-Temperature Sodium-Sulfur Batteries Enabled by a Nonflammable Dual-Functional Electrolyte, Adv. Energy Mater.2024, 2404890. 5. Y.W. Gao#, Z.C. Wang#, H.F. Tu, J.Y. Xue, S.X. Weng, S.W. Lu, L.W. Liu, G.C. Sun, K.Y. Peng, X. Zhang, D.J. Li, Y. Liu, J.J. Xu*, H. Li*, X.D. Wu*, Low-Temperature and Fast-Charging Sodium Metal Batteries Enabled by Molecular Structure Regulation of Fluorinated Solvents, Adv. Funct. Mater. 2024, 34, 2414652. 6. Z.C. Wang, R. Han, D. Huang,Y.M. Wei,H.Q. Song,Y. Liu, J.Y. Xue, H.Y. Zhang, F.R. Zhang,L.W. Liu, S.X. Weng, S.W. Lu, J.J. Xu*, X.D. Wu*, Z.X. Wei*, Co-intercalation-free Ether-based Weakly Solvating Electrolytes Enable Fast-charging and Wide-temperature Lithium-ion Batteries, ACS Nano2023,17,18103-18113.(影响因子:17.1) 7. Z.C. Wang, R. Han, H.Y. Zhang, D. Huang, F.R. Zhang, D.S. Fu, Y. Liu, Y.M. Wei, H.Q. Song, Y.B. Shen, J.J. Xu*, J.Y. Zheng, X.D. Wu*, H. Li*, An Intrinsically Nonflammable Electrolyte for Prominent-Safety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with High Energy Density and Cycling Stability, Adv. Funct. Mater.2023, 33, 2215065.(影响因子:19.0) 8. Y.Z Hu, L.G. Li, H.F. Tu, X.H. Yi, J. Wang,J.J. Xu*, W.B. Gong*, H.Z. Lin, X.D. Wu, M.N. Liu*, Janus Electrolyte with Modified Li+ Solvation for High-Performance 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ies, Adv. Funct. Mater.2022, 32, 2203336.(影响因子:19.0) 9.Z.C. Wang, H.Y. Zhang, J.J. Xu*, A.R Pan, F.R. Zhang, L.Wang, R. Han, J.C. Hu, M.N. Liu*, and X.D. Wu*, Advanced Ultralow-Concentration Electrolyte for Wide-Temperature and High-Voltage Li-Metal Batteries, Adv. Funct. Mater.2022, 32, 2112598. (影响因子:19.0) 10.Z.C. Wang, F.R. Zhang, Y.Y. Sun, L. Zheng, Y.B. Shen, D.S. Fu, W.F. Li, A.R. Pan, L. Wang, J.J. Xu*, J.C. Hu*, X.D. Wu*, Intrinsically Nonflammable Ionic Liquid-Based Localized Highly Concentrated Electrolytes Enable High-Performance Li-Metal Batteries, Adv. Energy Mater.2021, 11, 2003752. (影响因子:27.8)
| |||||||
个人主页 |
| ||||||
更新时间 | 2025年3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