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能源材料研究所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设,现有教授5名,副教授6名,讲师2名,面向国家双碳战略、水安全与能源可持续发展需求,致力于环境功能材料与能源材料的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研究所紧密结合河海大学在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领域的学科优势,聚焦材料环境能源交叉前沿,形成了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膜分离与界面材料、吸附与催化功能材料、光/电化学能源转换材料及环境耐蚀材料等主要研究方向。团队长期从事高效净化膜、复合吸附剂、光催化与电催化材料、储能与防腐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构建了从材料设计性能调控工艺集成工程应用的系统研究体系,形成了在水资源循环利用、污染减排与清洁能源高效转化等方面的研究优势。

在科研成果方面,研究所承担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科技部引智计划重点、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企业联合攻关项目等数十项,形成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近五年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包括Nature WaterAdvanced Materials等高水平期刊论文以及多篇高被引论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部分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研究所在金属—有机框架(MOFs)吸附材料、光电协同催化材料以及高盐耐污膜制备等方向上取得突破,多项成果被国内外水处理与材料领域权威期刊高度引用,形成了显著的学术影响力与技术引领优势,1人入选全球前2%“终身科学影响力科学家”,2人入选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多项科研技术奖励。

研究所拥有完善的科研与实验条件,建有环境功能材料实验室、非常规水净化与水资源利用技术实验室、光电催化与电化学实验平台等。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苏州纳米所、东南大学等科研机构保持紧密合作,并与中国水务、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等企事业单位共建产学研平台,推动成果工程化与标准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交流,与美国莱斯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日本東北大学等建立联合研究与学生交流机制。未来,研究所将持续推进环境与能源材料在污水资源化、清洁能源转化及环境修复领域的创新应用,致力于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环境与能源材料科研与人才培养基地。